文/**思维导体**
学习,想学得更多,想通过阅读学习到自己想要的信息,但似乎没有。怎么办,难道还要继续阅读。而不是自己思考吗?是因为坚信着一定存在理想中的答案,只是自己还没发现罢了,所以拼命地去阅读。
信息这么多,哪里学得完?所以要做好筛选。
学习,更重要的是自己思考,学习关键是锻炼在大脑中进行思考的能力,而不是写下来。而习惯应试学习的我们,可能会更多地去阅读,去看别人的东西。甚至有时候,是即便可以自己思考出答案,也想着先看一下别人的答案,再做出自己的思考。美其名曰,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。总是迎合权威观点,而不根据实际情况做最好的选择。
在阅读的哪个阶段进行思考。
思考学什么知识,怎么学习知识,怎么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。而不是只知学习,从不去思考。
看信息,然后自己想,但很少能想出来的。倘若真是这样,都自己想就好了。所以,关键是有个背景条件时候,要先思考。而不是老是寻找别人的答案,要是别人没有现成的答案呢?要是需要寻找很久呢?
与其如此,倒不如坚持自主思考。
然后平时的思考,就是对大架构各要素的自定义。
虽然是理解句子,但有时候捕捉到几个关键词,也就大概可以掌握整体的意思了。
而平时,就是要对一般性的概念进行自定义。
然而,还有一个误区,就是在平时的阅读中,我们也很容易陷入字斟句酌中,这严重影响了阅读的质量。假设让你自己去解释“杞人忧天”,忧天的部分,你也会怎么解释?很有可能是担忧不好的天气所会造成的影响吧。所以,自定义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,而是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,并从别人的不同答案中获得思维方面的启迪。
思考,要明确这是对什么问题的思考,而不是习惯性的直接思考。自己是沿着什么路径来思考的,抽象地描述出来。
对于理论的学习,不再是记忆或者理解。而是把理论看成是某个问题的答案,先还原出问题来,再自己独立思考。很多书籍定义都不能认识到位,也不能表达到位。所以,不用太纠结于怎么表达,而是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就行了。
即便是听别人在对话,也要试着作出自己的回答。虽然,可能并没有得出答案,但只要是有自己在思考,都会使内容更容易被记忆和理解。这是交际的范畴,学习,就是要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人际、来看待原本习惯于记录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。
一切事物都有不同维度,如时间、空间等,有形的有颜色、形状、大小(体积)、质量等。而每一次我们对问题的讨论,都是涉及某些元素的某几个维度,是它们的排列组合而已,便衍生出千变万化。而大量、复杂对人脑来说,是难以驾驭的。本着结构原则和排列组合法,便可以化多为少,变复杂为简单。
举个例子:我们这样读《论语》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
孔子回答的是,只学不思和只思不学两种情况,而没有回答思考应该在学习的哪个阶段进行,如果在学习的时候,碰到疑惑或者觉得这部分很是重要,是否要思考,是否要马上进行思考。这些孔子没说,要自己思考,而且即便是孔子说过,也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思考。
而且许多想法的产生与否,并不是因为思考能力,而是因为有没有类似的经历。所以,也要养成记录自己想法的习惯,因为过了这个状态,可能就想不出来了。
很多时候虽然不能由自己独立思考出答案来,但却可以理解,所以需要学习别人的经验,通过交际,或者学习理论。学习经典时,是否只限于记忆跟肤浅的理解?有没有做进一步的思考?
这是孔子对学与思问题的思考,是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学,学什么,学别人的经验、知识和思考。是对某些事实的记录,对某些问题的思考。答案不是凭空出现的,而是基于某些事实,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得来的。希望全部由自己思考得来,可是会受经验、阅历等受限,并没有能够获得答案的前提,故终日思而不可得。
获取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,这只是伴随着学习行为而来的一个结果。
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,书本上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,那为什么还要学习呢?因为可以通过学习来优化我们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自己思考问题,然后再看看别人怎么做。思考,不要去为了迎合某个标准答案(应试教育的弊端),而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看法,发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。
不读书,便不会去思考相关问题,而问题的解决一般都需要很大的思考量,没办法在阅读的同时解决的。即便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,也不自己思考,而是往书本中寻找答案,所以就有了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的说法。
百度发现,有些词语没有定义,有些词语只是作者的创造。怎么办,感觉很陌生,难以理解,偏偏字典没有解释。要不自己想吧,自己来定义,虽然很有可能是错误的,但比起答案的得出,更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。